兒童隱形牙套|消委會|透明牙套|小童7歲前可接受首次檢查 宜挑選有專業牙醫跟進療程

隱形牙套適合簡單至中度複雜個案

隱形牙套(或透明牙套,clear aligner)屬於活動式牙箍,物料一般為透明塑膠樹脂(例如TPU、PET),箍牙人士可以自行除下及戴上,不會影響箍牙人士進食,並且方便清潔牙齒。隱形牙套一般需要每天戴20至22小時,並且需要定期(一般7至14天)更換新牙套,才能達致預期的治療效果。不過由於有關技術較新,故只適合簡單至中度複雜的矯齒個案,惟一些複雜 的 個案,例如需要拔牙、較嚴重的哨牙、倒及、開咬、深咬或牙冠較短都不太適合。

衛生署建議:箍牙前的全面檢查不可缺

衞生署表示,消費者在進行箍牙療程前,確保整體口腔健康是非常重要,如有蛀牙、牙髓病及牙周病等必須先處理,同時必須保持牙齒清潔。而箍牙前的檢查應包括詳細檢視牙齒數量及生長狀態、牙槽骨及顎骨之狀況、上下顎骨的相互關係及牙齒與顎骨間之角度等,因此,箍牙前先進行X光檢查是必須環節。

小童適合箍牙嗎?

衞生署表示,理論上牙齒狀況良好便可以箍牙,但病人的健康狀況及合作性亦很重要,而青少年箍牙一般所需時間較短。楊醫生表示箍牙基本上沒有年齡限制,美國矯齒學會及香港矯齒學會建議小童在7歲或之前便可接受首次矯齒科醫生檢查,以便及早介入一些早期治療,包括顎骨問題,例如上顎及下顎生長不勻稱、倒及牙等。

衞生署表示,由於佩戴牙箍會阻礙清潔口腔,牙齒或牙肉健康欠佳的人士會較易形成蛀牙或牙周病,因此,有關人士須改善口腔衞生及健康狀態,否則不太適合箍牙。另外,由於牙齒矯正治療需要數年的時間,治療過程中亦有機會有牙齒不適的情況,患有嚴重疾病或情緒病的人士都不太適合箍牙。

消委會調查:4種隱形牙套療程

沒有註冊牙醫跟進可致嚴重後果

香港牙醫學會理事及牙齒矯正科專科楊日昌醫生表示,箍牙屬於醫療程序,而隱形牙套只是一種工具,因此在箍牙治療開始後,即使採用看似較便利的隱形牙套,亦要留意牙齒是否有跟隨牙套或電腦模擬路線移動,以及病人是否有正確佩戴牙套等,因此,療程期間必須要有牙醫監察療程進度,如果牙齒在療程初期已經脫軌,牙醫便可以及早修正,而且可以運用其他矯正器輔助,彌補隱形牙套的不足。

對於坊間有牙套公司提供遙距或半自助式隱形牙套矯齒療程,只要求顧客上載照片,甚或由顧客自行監察進度,由於單靠照片不能清楚了解牙齒組織的相關狀況,當發現牙齒出現問題時,可能已經發展至嚴重階段,例如咬合出現問題、牙齒壞死或牙周病等,若因此而需要接受牙齒專科治療,並需繳付高昂的治療費處理,那便得不償失。

消委會建議:應透過註冊牙醫進行及跟進箍牙療程

消委會認為,箍牙屬專業服務,是必須由註冊牙醫進行並監察的醫學治療,但市面部分牙套公司或中介卻將之包裝成一般商品及服務直接銷售予消費者,讓其自行佩戴,期間卻無註冊牙醫監察箍牙進度或只提供遙距監察,讓顧客自理,對消費者極度欠缺保障。消費者不應因為收費便宜或貪方便,接受由非本港註冊牙醫進行的檢查、診斷、設計治療方案及跟進服務,以免出現問題時,除了損失時間和金錢外,還可能對牙齒造成永久性的傷害,和難以追究責任。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