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敏感|哮喘|濕疹|食物敏感|莊俊賢醫生:擺脫4大小兒敏感症 從小做起

小兒敏感症在港常見又難根治,經常為父母及小朋友們帶來極大困擾。哮喘、鼻敏感、異位性皮膚炎(濕疹)和食物過敏是最常見的 4 種小兒敏感症,除了傳統治療方案外,現時還有較新的療法如生物製劑、脫敏治療等,只要適當運用,從小做起,便能讓患者擺脫敏感症的困擾。

2至3歲後會較有機會出現鼻敏感

小兒敏感症屬於長期病症,當中以鼻敏感最普遍,每4名兒童就有1名患者:其次是濕疹,約佔整體兒童人口近20%;哮喘及食物過敏各佔8-10%及5%。

小兒敏感症|哮喘、鼻敏感常結伴發病

小朋友由出生到成長期間常會經歷不同的敏感症,通常1至2歲前會先出現濕疹及食物過敏;2至3歲後會較有機會出現鼻敏感;年紀較大的小朋友會出現哮喘;小朋友有時會同時患2種或以上的敏感症,例如哮喘和鼻敏感便常結伴發病。

不同的敏感症有不同的致病原因,多數與遺傳基因、環境因素如空氣污染,或致敏原如塵蟎有關。身為小朋友最親密接觸者,父母們應時刻留意年幼子女有沒有出現敏感症徵狀,例如哮喘患者在天氣轉變時會咳嗽或呼吸急速;鼻敏感患者經常流鼻水、鼻塞;濕疹患者皮膚呈乾燥、紅腫、痕癢等;食物過敏患者進食過敏食物後會出現急性過敏反應,如舌頭腫脹、呼吸困難、血管性水腫、嘔吐、腹瀉、皮膚會出現風癩等。

只要出現一點蛛絲馬跡,父母便應立即帶子女求醫,千萬誤信坊間說法,指小兒敏感症隨著患者年齡漸長便會自行痊癒;反而患者愈早得到適當治理,不但可愈快控制病情,亦愈大機會預防其他敏感症發病。

濕疹約佔整體兒童人口近20%。

小兒敏感症|治療方法不斷改良

隨著醫學進步,小兒敏感症的治療不斷改良。以哮喘為例,傳統治療方案以吸入式氣管舒張藥物以舒緩症狀及以吸入式類固醇減低發作機會;嚴重哮喘及濕疹患者可加入較新的治療方法——生物製劑,控制病情。

至於由致敏原引致的敏感症,可以採用皮膚測試或透過驗血找出致敏原,皮膚點刺測試可測試多種環境及食物致敏原,15分鐘後根據皮膚測試的反應辨別患者對哪種致敏原過敏;而新一代的驗血測試找出致敏原的準繩度亦高。只要避開致敏原,便能降低敏感症發病機會。另外,如鼻敏感或哮喘患者較難避開致敏原、而又較難控制病情的話,可考慮脫敏治療。

無論採用哪種治療方法,應對小兒敏感症的關鍵是盡快求醫,透過適當治療控制病情,便能讓小朋友早日擺脫病魔折磨。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