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署今日(10日)指正調查一宗涉及一名九歲男童的懷疑中毒個案,呼籲曾向於葵涌大隴街91-101號友明大廈地下E1鋪新長榮中西藥行駐診的表列中醫黃伙章求診的市民,應停用其處方的一款黃色藥片,因為它可能含有未標示的西藥成分,可引致嚴重副作用,例如庫欣氏症候群,即出現圓臉及肌肉萎縮等病徵。

衛生署早前接獲醫院管理局(醫管局)通報一宗涉及一名9歲男童的懷疑中毒個案。該名病人曾因濕疹向上述表列中醫求診,並獲處方藥物,當中包括一款黃色藥片。他在服用藥物後出現體重增加及臉部腫脹。署方昨日下午(9日)收到醫管局的化驗結果,顯示病人提供的黃色藥片樣本含有西藥成分「地塞米松」。病人已被轉介到公立醫院接受治療,目前情況穩定。署方至今未有接獲其他相關個案通報。
黃色藥片含西藥成分
在接獲醫管局的化驗結果後,衛生署人員立即突擊搜查上述中醫駐診的處所,並檢獲一批懷疑受管制藥物,當中包括該款懷疑含有西藥成分的黃色藥片、第1部毒藥、抗生素及未經註冊藥劑製品。因應事件,警方昨日拘捕一名69歲男子,涉嫌非法管有第1部毒藥、抗生素及未經註冊藥劑製品。調查仍在進行中。

可引致肌肉萎縮等病徵
衞生署發言人解釋:「地塞米松為第1部毒藥及處方藥物,屬皮質類固醇,用於治療炎症。不當使用皮質類固醇可引致嚴重副作用,例如庫欣氏症候群,即出現圓臉及肌肉萎縮等病徵。」
根據《藥劑業及毒藥條例》(第138章),非法管有第1部毒藥及未經註冊藥劑製品均屬刑事罪行,一經定罪,每項最高罰則為罰款100,000元及監禁兩年。此外,《抗生素條例》(第137章)禁止非法管有抗生素,一經定罪,最高罰則為罰款30,000元及監禁一年。待調查工作完成後,衞生署會就檢控事宜徵詢律政司的意見。署方亦會將個案轉介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考慮是否需要採取紀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