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中醫師馬琦傑指近日有不少家長向他查詢,有否適合3歲以下兒童進食的營養餐單,他為幼兒設計了一份有益好味的養單,以供父母參考。

馬醫師指幼兒是否能吸收足夠的營養,除了要選擇適合的食物,其實他們的咀嚼技巧,甚至手部運用餐具均會有所影響。他說:「Follow 任何食鐠或餐單前,一定要了解自己小朋友的咀嚼及手部技巧情況。 」
他舉例其中一個個案:1.5歲小朋友,經常食麵,食紅蘿蔔(任何有少少硬度)都嘔,而且又冇胃口,好抗拒食飯,令小朋友唔長肉。
馬醫師指初時以為他「食滯咗」,再細問媽媽才發現:
1)原來擔心小朋友鯁親,由加固開始,所有食物都攪爛,全流質
2)又擔心小朋友手仔污糟,唔畀佢用手拎
3)因為驚小朋友食唔飽,下下都大人餵食。
馬醫師指:「呢個小朋友出現的問題比較傾向因缺乏咀嚼技巧及手部技巧,從而產生心理抗拒吃飯。每一餐飯都是咀嚼能力的訓練。雖然咀嚼能力發育過程中自然出現的,並且隨着月齡增加逐漸進步的,如果沒有練習,咀嚼能力就會「不進反退」;輕則影響寶寶的營養攝入,不利於健康飲食習慣的培養,重則危害他們的身體健康和語言能力的發育。」

他更指每日飲一抔紫淮山水,可以幫腸胃打好個底,有便於後續營養吸收!「若小朋友脾虛- 形狀軟爛、黏膩, 甚至3-4天才有便便;腹脹、又或無胃口;舌苔厚膩有牙印。更加需要紫淮山水,因為已經影響緊小朋友的身體吸收!」
紫淮山水做法:
材料:1小匙紫淮山粉、暖水150ml
做法:將所有材料攪拌即可,1歲以上可加麥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