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自1999 年起多間中、小學推行普教中,許多學術研究亦指出對中文學習無幫助或有負面影響,實行多年成效成疑,近年有不少學校亦由原來的普教中轉回粵教中。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早前接受內地《環球時報》專訪,表示如未來條件可行,教育局將考慮在香港學校推廣完全用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等課程。她更指:「香港的青年一代需要抓住國家發展和大灣區建設等機會,不會說普通話會很吃虧。」

蔡若蓮接受內地《環球時報》訪問,表示由於特殊歷史原因,香港大部分學校設置普通話和中國語文兩個科目,其中中國語文常以粵語而非普通話授課,但實際上早在2000年的課程指引中,當局就提出以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等科目的長期目標,該目標至今未變。
蔡若蓮說未來如果教師水平足夠,社會與校園普通話環境提升,香港各學校理應在直接用普通話授課的試驗上更進一步,「香港的青年一代需要抓住國家發展和大灣區建設等機會,不會說普通話會很吃虧。學校教育需要讓他們更好地掌握普通話,這是最基本的。」她說。
另外,蔡若蓮表示,特區政府未來將加強對有意前往內地升學的香港學生的支持,亦歡迎更多內地學生來港讀書。
